头图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巴中日报】南江县检察院创新“检察监督+综合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多元共治
时间:2025-09-3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近年来,南江县检察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入驻县综治中心为契机,通过机制创新、平台搭建、联动解纷三大路径发力,推动检察履职与综治服务深度融合,以高质效检察履职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

创新机制,激活共治效能

“全链条”有效衔接。整合检察职能与综治平台资源,形成“预防、化解、治理”全链条工作机制,在综治中心设立检察窗口,以派员常驻形式在综治中心履行涉法涉诉信访接待、矛盾纠纷调解、释法说理、法律监督线索收集、司法救助等相关工作职责。自2025年2月入驻以来,已受理群众来信来访69件,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接收司法救助申请7件,规定期限内回复率100%。

“穿透式”精准监督。依托综治中心平台,融入在政法各单位设立的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职能,扎实推进“府检联动”和行刑“双向衔接”,督促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犯罪线索2件均立案,发出行政处罚《检察意见书》30份,依法追究30名被不起诉人的行政违法责任,防止“不诉了之”。

“多元化”救助解难。立足“检察+综治”协同联动机制,与民政、妇联、残联等九部门会签《关于建立多元化国家司法救助机制的实施意见》,多方协同强化救助实效。在办理何某申请监督案时,审查发现其符合救助条件,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发放救助金2万元,并积极会同县民政局、县残联、属地党委政府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商,通过纳入低保对象、给予民政救助、残疾人补贴等政策扶持,帮助解决何某家的实际困难,实现“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2

搭建平台,深化治理融合

推行一站式专业服务。打造以窗口部门为核心、“四大检察”“十大业务”为延伸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对符合受理条件的监督案件线索,及时导入检察机关办案程序,依法审查办理,实现线索一键转办、进度双屏追踪,案件平均办理周期缩短40%。

数据赋能智慧治理。在综治中心智慧化信息管理平台开设检察专号,实现数据双向对接,同时设置控告申诉、公益诉讼、举报等线索智能抓取功能,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筛查异常数据,实时抓取比对,累计发现公益诉讼、行政监督等问题线索7条、成案2件。

凝聚“六大保护”合力。依托综治中心,联合县妇联搭建留守女童智慧管理平台,为全县4923名留守女童实时提供“24小时”智慧守护;与县教科局共建全市首个“心语·阳光”未成年人社会关护实践基地,推动“两基地一中心一机制一系统”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体系建设,促推“六大保护”形成合力。


3

联动解纷,为民纾困解忧


法治保障定分止争。借助综治中心集成优势,与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共同构建“一站式受理、全流程监督、实质化化解”多元解纷格局,充分发挥民事“和解五法”巴山红叶示范工作室作用,综合运用支持起诉、公开听证等帮助农民工依法“讨薪”223余万元,检察监督助力130余户金银花种植者追回货款28万元,获评全省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典型案例。

延伸基层服务触角。探索建立“检察+邻里”“检察+村(社区)”机制延伸服务触角,整合“朝阳大妈”、网格员、楼栋长等“邻”力量,协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犯罪预防、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等工作,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共治,经验做法全市推广。

培育法治风尚。借力综治中心下沉镇、村优势,组织业务部门、派驻乡镇检察室与各乡镇、村(社区)综治中心联动,协同开展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活动30余场,乡镇学校法治宣讲实现全覆盖,受益群众50000余人次,助力4个村建成党建法治阵地10余处,2村先后获评全省首批、第二批“民主法治示范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