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重案专业团队
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近年来,南江县人民检察院以“三优化三提升”为抓手,精心打造“巴山红叶重案组”刑事检察品牌,推动刑事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先后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集体”“重罪侦查监督优秀集体”和全市“十佳基层政法单位”等荣誉。
优化检力配置,提升团队效能
一是融合办案力量。“巴山红叶重案组”由6名检察官、4名检察官助理、2名书记员组成,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具备深厚的法律理论功底,其中4人入选市级人才库,1人被聘任为市法学会法律咨询专家。
二是发挥头雁作用。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由检察长或分管副检察长领办,担任第一公诉人,负责案件的组织、指挥、协调以及团队管理工作。
三是集中专业优势。按照全院“一盘棋”思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打破部门界限,从全院选取精干力量充实团队,并根据专业擅长,成立职务犯罪、经济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等办案小组,分管副检察长统筹各组办案及人员调整,确保各小组处于最优状态。
优化办案模式,提升监督质效
一是注重融合履职。强化一体履职,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对公益诉讼、民事行政等线索进行综合审查,走出了一条“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社会治理”的监督路径;强化跨区域协作,联合成都市新都区检察院会签《关于跨区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反向衔接协作机制的意见》,解决跨区域办案难题。
二是注重集中攻坚。不定期召开检察官联席会议,及时解决各办案小组疑难问题、提炼总结办案经验,努力将疑难复杂案件办成精品案件。办理全省最大“套路贷”涉黑犯罪集团“12·03”案时,通过1240天集中攻坚,涉黑犯罪集团被连根拔除。
三是注重机制创新。探索实践政法委执法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有机衔接机制,获得省委政法委、省检察院肯定,在全市现场会推广。创新“一案十查”监督机制,从十个方面逐案审查评查案件,发现监督线索;办理王某某等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件时,成功追诉22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创新进驻式法律监督模式,在法院设立“常驻+轮值”的审判、执行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并会签《审判、执行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实施细则》《关于对执行终本案件予以监督的实施办法》等文件,一体推进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建设,维护司法公正。
优化培养机制,提升综合素能
/TALENT TRAINING
一是抓好实战练兵。联合司法局常态举办“检·律”对抗赛,提升团队成员刑辩思维、法庭论辩能力;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业务竞赛。
二是抓好庭审复盘。与县委政法委、法院、公安、司法联合会签《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开展庭审复盘的实施办法》,各方办案人员同堂复盘案件,团队办理的4件案件获评省、市典型案例。
三是抓好常态培养。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重点抓好年轻干警的能力培养。打造办案小课堂,进行轮流讲课和经验分享;开展“一人一文”调研活动,提升法律理论水平;通过培育典型案例,树立司法办案精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