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激励广大党员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挑大梁、勇肩重担、勇开新局,南江县人民检察院开展了庆“七一”红色观影活动——集中观看红色电影《周永开》。电影讲述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七一勋章”获得者周永开的奋斗人生,展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生忠于党,赤诚为人民”的崇高品格。各党支部干警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观看,学习传承周老革命的人民情怀和革命精神。
1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榜样。“入党是我一生最荣耀的时刻,党旗真红,感觉血液都在燃烧。”1945年8月的一个夜晚,17岁的周永开在老师的见证下,高举紧握的拳头,庄严宣誓。立足于担当,初心不改,使命永存。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岁月里,为穷苦人翻身求解放成为他的追求,冒着不怕牺牲的危险,在当地仅有16人的党组织的带领下,发展到有1300名的党员。
开展工作以来,周永开对于腐败,依规依纪严肃查办、毫不留情、绝不手软,努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我是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理应知恩图报。”这就是周永开被称为“花萼愚公”的由来。“以前穷,当地的老百姓就把树砍掉当柴烧,开荒种粮食,生态破坏严重。现在条件好了,我们要把绿色还给大山!”这是1992年周永开离休后,对花萼山人民的指引。在他身上,始终能看到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革命精神,镌刻着桑榆未晚霞满天,人间最重是晚晴的理念。
——第一党支部邓洪亮
在加入中国共产党前,他迷茫,他困惑,他看过、经历过世间悲惨。中国共产党的出现为他指引了人生的方向,他内心坚毅,不畏强权,敢于斗争,他心系群众,服务人民,敢于为民请命,对黑恶势力说不,这是他身为共产党员的担当与信仰。“只有同百姓同吃同住,他们才能相信我们”,是他在花萼山上面对百姓不理解时所作出的决定,与百姓扎堆打成一片,是他身为共产党员的奉献与坚守。
作为一名普通的检务工作者,我们应当学习传承周老革命的人民情怀和革命精神,以人民为中心,勤于工作,敢于担当,在努力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青春奋斗中,保持心中正义,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信仰,同时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拼搏奋进、砥砺前行。
——第二党支部张玉琢
“一以贯之”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心向党”的示范者。我们应学习他赤诚为人民的情怀。周永开为了帮助老乡们破解山下无法种活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萼贝的难题,带着人上山去背适合萼贝生长的土,下山途中,他体力不支,有人劝他把土倒掉一点,但他却舍不得,最后摔倒身负重伤。作为纪检干部,应学习他正义铁脑袋的作派。周永开顶住巨大压力,将为非作歹、欺男霸女、贪赃枉法的黑心老板张钱宝绳之以法,彰显了“只要国旗是红的,就没人敢说这世道变了”的浩然正气,赢得了“铁脑袋”的美称。纪检工作虽不是周老书记一生的事业,但却给我的职业生涯描写了范本。影片最终意味深长地定格在周永开面向花萼山的背影。可以想象,他的眼中一定充满深情与欣慰,其崇高精神和人格风范必将随清风传扬、共青山不老,理想信念之花必将永远盛开。
——第三党支部李儒钰
“川贝甲全国,萼贝冠全川。”这听着是对萼贝价值的肯定,实际上背后体现着的是周永开老革命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坚持。在岗时他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离休后的他不离志,同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离岗不离党,不遗余力参与花萼山护林造林,推动花萼山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带动老区人民规模种植中药材脱贫致富。同为共产党员,同处在川东北这片祖国大地上,周永开前辈的事迹感动着我也激励鼓舞着我,我将不忘初心把一片赤诚投入检察能动履职中,勇担使命将榜样力量转化为砥砺奋进的动力,为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党支部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