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网站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巴州检察:以司法救助彰显为民担当!
时间:2023-11-2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今年来,巴州区人民检察院以案为载体,以情为纽带,以“司法救助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专项活动为契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拓宽救助线索渠道,探索多元化救助方式,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全力提升司法救助质效。

多方式结合 拓宽救助线索渠道

一、内、外结合积极发现救助线索

牢固树立全院一盘棋的理念,在办案的同时将审查是否有救助线索作为必经程序,发现线索及时移送办理。对外加强与民政、乡村振兴、教育等职能部门沟通联系,建立线索移送和协作救助机制,实现信息共享、线索互通。目前,已收集有价值线索9个,成案7个。

二、个、类结合积极排查救助线索

以实践中容易发现救助线索的个案为突破点,利用办案2.0业务系统大数据优势,对同类型或者类似案件进行检索审查甄别,直接搜索符合条件的救助案件和救助对象,已发现线索4个,开展救助4人。

三、普、专结合助力发现案件线索

在广泛普通排查基础上,依托对退役军人、妇女、儿童等特殊保护群体的专项行动,跟踪案件办理进度,发现救助线索。在专项行动中办理性侵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2件,促进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全方位保护。

多梯次救助 现救助方式多元化

一、坚持“应救尽救”的原则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坚持应救尽救,特别是聚焦未成年人、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第一时间告知申请救助相关事宜、主动调查核实相关信息、积极开展司法救助服务等。今年来,已救助退役军人2名、未成年人3名,发放救助金5万元。

二、梯次救助推动“尽力多救”

强化社会联动,扩大救助面,除司法救助外,主动联合民政部门核实救助对象是否符合申请低保、民政救助、临时救助等帮扶政策条件;联合教育部门对就读的未成年人申请减免学杂费、生活费等;联合卫健部门对涉案人员开展就医绿色通道、心理疏导等服务,最大限度为救助对象争取更多政策帮扶和精神救助,已提供其他帮扶政策及精神救助12人次。

三、巧借外力实现“联合共救”

为确保帮扶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主动对接社会公益组织、公益企业等,借助其社会资源,扩大就学救助、生活救助力度,帮助被救助对象完成学业、尽快走出生活困境。今年以来,引入社会力量联合救助2人,帮助其安心完成学业。

多层级递进 救助效果实现多赢

一、案结事了情不了

对司法救助案件实行“一案一档+回访”的机制,对已经办结的救助案件,原则上开展两年的跟踪回访,通过打电话、上门问候等方式,了解被救助对象生活、生产情况,切实做到“一次救助,长期关怀”。

二、助力巩固乡村振兴成果

与区乡村振兴局、区教科体局、区民政局、区残联等单位联合会签《关于建立检察办案环节的五类农村地区困难当事人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工作衔接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建立双向线索移送、调查核实及反馈机制。通过适用《意见》,已经移送救助线索6件,并及时进行救助。

三、积极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切实增强司法救助的责任感,将其置于社会治理的角度开展工作,通过司法救助纾忧解困,帮助恢复正常生产生活。通过开展定时定点公开听证消除矛盾,修复社会关系,以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化解纠纷矛盾,助力乡村社会治理,有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截至目前,已有效化解矛盾纠纷10件次。

迈进群众的门槛容易,走进群众的心坎不易。司法救助作为缓解群众痛点,打通情绪堵点的民生工作,需要调动更多社会力量、衔接更多部门、花费更多时间、付出更多耐心。接下来,巴州区人民检察院将继续运用好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契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重要任务,重点用司法手段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传递检察机关的人文关怀,把为民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友情链接